从1881年世界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诞生以来,有轨电车已经悄然走过了一个多世纪。
  在技术革新的洪潮中,有轨电车从传统到现代,由兴而衰,再次复兴。截止目前,全球有50多个国家,400多个城市运营有轨电车。因其环保、舒适、经济的特点,正成为城市中等运量交通运输方式的首选!
  真山真水园中城,满载梦想的现代有轨电车成为高新区践行公交出行、改变城市格局、带动产业集聚的重要民生工程,也为中国交通史和城市发展史谱写了绚烂多姿的一笔!
为什么选择现代有轨电车?
Why do we choose modern tram?
有轨电车发展史
History of tram
●1881年,西门子创始人维尔纳·冯·西门子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力牵引的有轨电车,从此掀开了有轨电车的发展序幕。
●1890年,德国柏林、意大利罗马、美国里士满相继建立了有轨电车系统。
●1899年,中国大陆最早的有轨电车出现于清末的北京,由德国西门子公司修建,但尚未投入运营就被毁坏殆尽,代表工业文明的有轨电车一出现就受到西方各国的推崇。到1920年,英国拥有5000公里线路,1.4万辆有轨电车,美国拥有2.5万公里线路。
●受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及技术改革的冲击,作为“落后”交通工具的有轨电车线路被大量拆除。
●随着越来越严重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问题,欧美发达国家重新选择有轨电车作为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重点。 与此同时,技术改进的现代化大容量铰接车辆出现,现代有轨电车在全球迎来复兴。
●1990年2月,世界上第一辆100%低地板轻轨车辆在德国布莱梅正式投入使用。
●2012年9月,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工程开工建设。
中国有轨电车发展近况
Chinese tram development
●于北京,由德国西门子公司修建,连接郊区的马家堡火车站与永定门。此后香港、天津、上海、大连、哈尔滨、长春、沈阳相继开通。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国内陆续拆除有轨电车线路,仅剩长春、大连有轨电车得以保留。
●20世纪90年代后期,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成功建设运营现代有轨电车,车辆技术得到全面提升的现代有轨电车,迎来全球复兴。我国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张江园区也相继开通胶轮导向电车。
●2012年9月,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开工建设,这是全国首个上报国家发改委并获得批复的有轨电车项目。

  • 2014年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

  • 1990年德国不莱梅有轨电车

  • 1924年北京有轨电车

  • 1881年第一辆电力驱动电车
有轨电车是什么
wath is the tram
有轨电车是采用电力驱动并在固定轨道上行驶的轻型小编组轨道交通车辆,亦称路面电车或简称电车。 现代有轨电车是一种“中等运能、设计新颖、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交通运输工具,是在传统有轨电车的基础上全面改造升级的一种先进的公共交通方式。
苏州高新有轨电车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2011年4月,截至2015年1月,注册资本26亿元。公司是苏州高新区管委会直属的全资国有企业,作为高新区有轨电车工程建设、项目投融资主体,主要负责高新区有轨电车工程投资、建设、运营服务和综合开发。 公司下设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战略发展部、资源开发部、计划合约部、总工室、前期部、工程部、设备部等部门,并成立了咨询公司、运营公司、培训管理公司、物业服务公司等。公司积极发挥"全国第一"的示范效应,完善和推动高新区有轨电车千亿级产业链建设。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合资成立了中铁四院集团华东有轨电车交通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与苏州市客运集...
开工典礼
开工典礼2
开工典礼3
开工典礼4
<>
2011201220132014
9月27日,1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市发改委批复。
6月24日,1号线项目建议书获市发改委批复。
6月2日,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获市政府批复。
4月22日,苏州高新有轨电车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
12月14日,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融资协议在京签约,银团首笔贷款发放。
12月4日,1号线工程建设用地获省政府批复,江苏省政府下发《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工程建设用地的批复》(苏政地〔2012〕719号)。
11月7日,1号线车辆招标结果公示,11月10日完成公示,车辆招标工作圆满结束。
9月11日,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工程开工典礼隆重举行。
8月16日,1号线工程车辆采购(含牵引系统)招标文件获国家发改委批复。
3月31日,苏州市发改委对有轨电车1号线工程初步设计做出批复。
1月31日,1号线车辆招标文件获省发改委批复。
12月30,1号线全线轨通
6月7日,运营分公司成立。
6月5日,1号线开始铺轨。
4月8日,1号线信号和通信系统招标文件获国家发改委批复。
3月2日,苏州高新有轨电车咨询有限公司经区工商局批准注册成立。
1月30日,1号线轨道施工总承包和监理项目招标完成并公示。
1月26日, 1号线供电、信号、通信、综合监控系统施工总承包及监理项目招标完成并公示。
1月9日,与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完成1号线车辆采购合同谈判,并正式签约。
2月28日,1号线电通。
3月5日,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浦荣皋调研有轨电车工程。
3月27日,苏州高新有轨电车有限公司与苏州市客运集团、石路国际公司合资成立狮山石路国际生活广场管理公司。
3月27日,全国首家有轨电车行业协会-高新区有轨电车行业协会成立,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浦荣皋,区领导徐炳兴出席参加。
4月9日,1号线首列车下线,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浦荣皋,区领导徐炳兴、陈明出席仪式。
4月9日,与中铁四院集团合资成立全国首家有轨电车交通设计院,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浦荣皋,苏州市副市长徐惠民、区领导周旭东、徐炳兴出席参加。
4月10日-12日,2号线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审,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浦荣皋,区领导徐炳兴出席参加。
4月4日,我司协助起草的《江苏省有轨电车驾驶培训机构资格条件(试行)》由省交通厅正式发文。
4月9日,我司协助起草的《江苏省有轨电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试行)》由省交通厅和省公安厅联合发文。
4月6日,1号线道岔转辙器结构成功申请国家新型专利。
4月18日,有轨电车基地研发大楼顺利封顶。
5月5日,1号线首列车抵达电车基地。
5月16日,苏州高新有轨电车培训管理公司注册成立。
5月26日,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浦荣皋调研有轨电车工程。
5月27日,徐惠民副市长一行视察有轨电车工程。
5月30日,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2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苏州市发改委批复。
6月6日,首列车启动“联调联试”。
6月12日,江苏省首批有轨电车驾照路考。
6月12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电车公司协助起草的全国首部有轨电车立法文件《苏州市有轨电车交通管理办法》正式颁布,于7月1日正式实施。
6月13日,电车大厦荣获中国绿色建筑最高等级——绿色三星建筑标识。
6月14日,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蒋宏坤,市委副书记、市长周乃翔一行调研有轨电车工程。
6月18日,省公安厅交巡警总队长李文武一行调研有轨电车工程。
6月28日,1号线正式试运行。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浦荣皋书记带领区党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主要领导出席参加。
7月1日,苏州市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曹福龙一行考察有轨电车工程。
7月2-4日,2号线初步设计顺利通过专家审查,区领导徐炳兴出席参加。
7月15日,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石泰峰调研有轨电车工程。市委常委、秘书长王少东,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浦荣皋参加调研,区领导周旭东、徐炳兴陪同调研。
7月19日,江苏省副省长史和平率省经信委主任徐一平、交通运输厅厅长游庆仲、商务厅厅长马明龙、国资委主任徐郭平等省有关部门负责人调研有轨电车工程。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浦荣皋,副市长徐惠民,区领导周旭东、俞愉、薛伟良陪同调研。
7月25日,常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阎立,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费高云率党政代表团考察有轨电车工程,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浦荣皋,副市长徐惠民,区领导周旭东、徐炳兴陪同考察。
7月30日,省委督导组组长张九汉,副组长王正宇一行视察有轨电车工程,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浦荣皋,区领导周旭东、戴军陪同视察。
8月8日,1号线土建、轨道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8月18日,与淮安现代有轨电车运营公司签订驾驶员培训合同。
8月29日,1号线票价获区物价局批复。
9月26日,1号线顺利通过省交通厅组织的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
9月30日,国家住建部发布了由电车公司参与编制的《城市轨道用槽型钢轨闪光焊接技术规程》、《城市轨道用槽型钢轨铝热焊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10月8日,与青岛现代有轨电车公司签订驾驶员培训合同。
10月12日-10月21日,1号线举行万人免费凭券试乘活动,安全运载乘客8.5万人次。
10月23日,电车科技体验基地通过江苏省旅游局“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检查,并于当年12月正式发文。
10月26日,1号线正式通车试运营。
10月29日,高新区在电车基地举行“旅游推荐会”,电车公司与国内、国际旅行社协会签约。
12月17日,3号线顺利通过了省发改委组织的工程预可行性研究专家评审。
12月18日,中国(苏州)现代有轨电车发展论坛成功举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陈建国,区领导周旭东、徐炳兴出席参加。论坛开幕式上,苏州电车公司和南车四方、中铁二局集团、中亿丰轨道公司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咨询培训服务和入驻协议。
12月19日,电车基地被江苏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认定为全省首个有轨电车驾驶人考试基地。省公安厅交巡警总队总队长李文武、政委李明杰和苏州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浦荣皋、区党工委副书记徐炳兴等领导出席基地揭牌仪式。
一号线采用
5大系统
车辆系统轨道系统供电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
车辆系统
国内首个采用有轴转向架实现100%低地板的有轨电车车辆
1号线车辆由中国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引进国际轨道交通巨头庞巴迪最新城市有轨电车技术Flexity2,结合国内环境及使用特点,进行优化设计改进而成,代表着目前国际100%低地板有轨电车最先进技术水平,是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相融合的典范。
5模块32米长的编组,包含2个悬浮客室模块、3个转向架模块,悬浮客室模块与转向架模块间采用铰链链接,额定载客量300人。
供电系统

供电方式
供电系统采用分散供电方式,供电电压采用750V。全线共设12座变电所,其中正线10座,车辆段2座。有轨电车1号线每座牵引变电所都采用双电源供电方式,为供电可靠性和列车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极大的保障。

双绝缘接触网
1号线接触网采用欧洲流行的简单悬挂、双重绝缘供电方式,技术成熟、可靠性强,体积小巧、构造简单、视觉效果轻盈灵动。由于采用双重绝缘的支装结构,仅接触线带点使得社会车辆获其他不确定性因素触电几率大为降低,同时也保证了触网供电的可靠性。
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是多个独立的子系统的组合,以传输系统为核心,各子系统配合,提供语音、数据和视频、无线通信、乘客信息等业务。它由一下几部分组成:
1、骨干网络子系统
2、语音电话子系统
3、专用无线子系统
4、视频监控子系统
5、乘客综合信息子系统(包含乘客信息和广播)
6、时钟子系统
7、电源子系统
8、集中告警子系统
9、票务子系统
这些子系统在设计上能协调工作满载不同的运营环境下能正确地互相作用。各个子系统能对各自子系统内的故障进行检测和报警,并能集中告警,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一号线采用
3大关键技术
牵引系统带轴转向架技术制动系统
牵引系统
牵引系统包括:受电弓、避雷器、高压箱、牵引变流器箱、制动电阻箱、牵引电机、司控器、接地回流装置。
牵引系统具有良好的商业运营经验;采用轴控的控制策略,每个牵引逆变模块控制一台电机;具有良好的动力性能;采用大功率水冷电机,体积小、重量轻,冷却效果好;牵引主要设备均采用模块化设计,维护更方便。
带轴转向架技术
世界首创将有轴转向架运用到100%低地板有轨电车上,车辆的运行稳定性高,车轮踏面磨耗大幅度降低,采用弹性车轮,噪音低。采用二系悬挂减震系统,乘坐更加舒适。
整体结构设计紧凑,动车和拖车转向架的零部件互换性高,维护保养工作量更低,目前有超过5000个转向架在世界各地的线路上运行。
采用焊接技术、独立轮对、横向耦合机构、二系悬挂减震系统,整体结构设计紧凑,动车和拖车转向架的零部件互换性高。
制动系统
克诺尔制动夹钳单元能完美适用于有轨电车平台,特别是安装控件紧张的低地板部分,高性能模块甚至可安装在最为有限的空间内,运行时不需要维护。通用型模块化的单元可以很方便地为具体的安装接口而变更。
Copyright© 2015 苏州高新有轨电车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